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圣召:发现自己的身份

2024-01-12 20:28   意鸣子  阅读量:4949

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

 圣召:发现自己的身份

在圣经中,用以称呼天主的名字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召唤者。祂以右手展开了诸天,召叫它们「一同出现」(依48:13)。听从天主的命令,完成担负的使命,运行在宇宙,歌唱颂主的赞歌:「高天陈述天主的光荣,穹苍宣扬他手的化工」(咏19:2)。在天主面前没有任何人、任何事物是无名的,祂「制定星辰的数目,并且为每一个命名」(咏147:4)。

天主给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对应一个身份,一个圣召,一个使命。

这既不是亲密,也不是外在,也不是特选。圣召是发现自己之所以被造、之所以存在,发现自己在万物中的位置,在天主计划中的角色。不是通过梦境、神视,而是逐渐发现内在的自己,通过聆听天主圣言;不是通过天使,而是通过兄弟姐妹所展示的天主的思想和意愿。

回应圣召并不是说参与何等伟大的事业,也不是外在的建设,而是实现自我,真实地发展自己的身份,寻得内在的安宁和喜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信息,现在让我们重复以下的话:

「上主,请显示我;那在我在母胎怀孕之前,

您已经召叫我的名字。 」

 

读经一 撒上3:3-10、19

撒慕尔是旧约中一个杰出的入物,生在政治、社会和宗教激烈动荡的时代。一个多世纪以来培肋舍特人从他们原来居住的岛屿出发入侵客纳罕新月沃原,逼迫以色列人退居到干旱和多石的山地。如何对待这个好战及好侵略的邻居呢?这个希望好像很渺茫,因为犹大各支派四分五裂,各自为政,互不团结,「那时,在以色列没有君王,各人任意行事」。(民21:25)

这正是以色列历史上从社会、政治的混乱到君主制的过渡时期,撒慕尔被上主召叫担负起来领导人民的使命。 「那时,上主的话少有,异像也罕见」(撒上3:1)。这是我们今天选读经文前面一句的背景介绍。撒慕尔被天主召叫接受天主的计划,传递给以色列人民。

今天读经中介绍的是少年撒慕尔,在史罗圣殿宁静的环境中成长。在一个夜里他被召叫。他听到一个声音喊他,可是找不到声音的来源。他不是在做梦,也不是神视。他需要有人指点和建议,去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意义。

小撒慕尔很谨慎,他找到了正确的人选,一位对天主的话很敏感的司祭厄里。老司祭很快意识到召唤的声音来自哪里,并且指导这孩子应该怎么做。如果再听到召唤,就回答:「请上主发言,您的仆人在此静听」(9)。

故事根据文学结构和圣经中圣召故事的特殊语汇进行过再编辑。细节似乎非常真实和具体,但是如果我们做依字面理解就错了。 「天主向……讲话」这种模式,经常在圣经中出现,我们不能按照字面理解。天主并不是这样显现。天主的召叫是在我们的内心,撒慕尔的圣召与我们今天每一个人所获得的没有不同,因此这篇读经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去反省自己的圣召。

我们从这个奇怪的评论开始入手:「撒慕尔不知道(认识)是上主,因为上主的话尚未启示给他」(7)。这个男孩子在史罗圣殿已经好几年了,可是竟然还不知道(认识)上主。尽管如此,我们知道「认识」、「知道」在圣经中指一种内在的经验、彻底信任的付出、无条件地投入于自己爱人的怀抱,所以就不必惊讶撒慕尔的状况。尽管生活在上主的圣殿,可是仍然没有「认识、知道」,因为还没有完全投入于天主,他的时间和生命还没有奉献给与救恩工程的合作。

认识天主显得如此困难,这并不值得惊奇,因为理解天主的安排和投身于天主的计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福音书告诉我们,纳匝肋的乡亲们和耶稣的近亲,与耶稣一起生活了三十年,他们竟然也「不认识」他(谷6:1-6)。确实有可能,很多虔诚的信徒,积极参与各种宗教活动,可是并不是「真正认识」天主。许多圣经章节可能我们背诵过,可是有时候突然好像是第一次读到,第一次真正理解原来如此的含义。因为这才是第一次天主的话进入了我们的内心深处,经过许多年留在那里,终于有一天我们恍然大悟。

这个声音「在夜里听到」,就是当万籁俱寂的时候,当一切的噪音不再骚扰我们,或令我们听不到。只有宁静、独处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进入自己的生命深处,默想天主的奥秘、造物的奥秘和生命的意义。在喧闹、浮躁和混乱中,人听不到天主的话,更不可能深入内心。

辨别出来昧「天主的声音」也不容易。天主足足召叫了撒慕尔四次,他才终于意识到是天主有信息要与他沟通。

许多声音都在嘈杂,要辨别出哪一个是来自上天,这的确是不容易。天主面对人聋子一般的耳朵和心灵,祂有耐心及坚持,直到人决定注意祂的话语。

圣召,对于闪族人来说,常常包含在名字当中,他们认为名字决定一个人的性格,指示一个人的使命。天使对若瑟说:。「玛利亚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耶稣(拯救),因为他要拯救他的人民」(玛1:21)。

只有天主真正认识每一个人的名字,早在母亲的胎中,祂就召叫了每一个人。

先知声明:「上主由母腹中就召叫了我,自母胎中就给我起了名字」(依49:1);梅瑟也向天主说:「你说过:我提名选了你」(出33:12)。他们都知道如果天主点名召叫,就是要赋予一项任务。

「让我们来起个名字!」,建设巴贝尔塔的人们呼叫(创11:1)。他们拒绝天主召叫他们的名字,而要自己建设一个更加适合自己野心的名字。这象征他们拒绝天主赋予的使命,而根据与天主不同的标准组织自己的生活,操纵大自然。与巴贝尔塔同样的命运在等待着所有反对天主意志而建设的高塔的坍塌。

每一个使命都开始于对自己名字的发现,那真实的,天主认识的,而不是我们的野心建造的,不是谄媚虚构的,不是虚荣搭起的。只有在宁静和祈祷中我们才可能听到天主温柔的召唤。

撒慕尔不是独自「发现天主的声音」,是司祭厄里帮助了他。有些人常常比一般人更加敏感天主的声音,他们可以帮助人发现天主对人的希望,祂愿意人做什么。

读经结尾部分告诉我们撒慕尔在听到天主的信息后获得了权威,「上主与他同在,使他说的一切话,没有一句落空。」

撒慕尔忠诚地实践了自己的使命,有勇气的惩罚厄里的孩子们远离天主。他知道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听从天主的意愿,并且把以色列的君王奉献给天主,先是撒乌耳,接着是达味。

 

读经二 格前6:13c-15a、17-20

「一切都是被允许的!」。「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呢?」。「性欲如同飢饿需要食物一样需要满足,有什么不好呢!」

我们肯定都听到过类似的话,为道德上的冒失寻找借口解说。在今天读经前的几句话告诉我们,在格林多也有类似的观点:「凡事我都可行!食物是为肚腹,肚腹是为食物。」

在整个地中海地区,格林多人的骄奢荒淫臭名昭著。城市有两个港口,供游客、商人、海员娱乐消遣。它的坏名声在历史学家斯特拉伯(Strabone)的著作中有记载,他说在那里的卫城有一千多神妓。可能有些夸张,但是无论如何,俗语「格林多式态度」指放荡荒淫,「格林多女孩」指妓女。

在这个城市里生活却要遵守福音标准,是不容易的,事实上格林多的基督徒中有很多人难以挣脱妓女的诱惑,一再重新陷入道德堕落。

保禄面对这些问题,决定明确地指出关于性滥用的问题。

书信中提出的理由可能不是我们所想象到的:没有神的惩罚的威胁,也没有对个人或家庭的不幸诅咒。对于婚姻外私通的惩罚是出于神学理由和圣经传统,因为圣经认为性关系是夫妻双方整个人的投入,而不只是肉体的关系(创2:24)。

保禄说:猥亵下流与领受洗礼的生命是不兼容的。首先因为基督徒的身体是属于天主的,只能奉献给终身相属的夫妻,婚姻生活中的对方。婚姻外的性生活是不正义的,是偷盗反对天主。 (13-14)

这是渎圣。因为通过洗礼,人已经与基督合一,共同组成同一的身体,婚外性行为就是亵渎这个神圣的身体(15-18)。

这是污染。基督徒的身体像圣殿一样神圣,因为居住着圣神(19-20)。居住,或者翻译为寓居,不是物质层面的意思,而是以祂的能量临在于我们,持续运行养育我们的生命,激发新思想,引导我们的感情,推动仁爱的行为。

在此原则上,我们应该可以理解性行为不只是生理需要的满足。性行为不是为了满足一时的自私欲望,而是为了展示爱,表达彻底赠与、付出自己。只有在这种彻底的爱中,性行为才与基督徒的新生命和谐。

 

福音 若1:35-42

若望福音中关于最初几位宗徒被召叫的方式与对观福音不一样。若望没有把召叫的环境放在加里肋亚,而是在约旦河谷。

有一天洗者若翰和他的两位门徒在一起,看到耶稣路过那里,就对门徒们高呼:「看,天主的羔羊!」(36)。这不是若翰第一次这样称呼耶稣了,前一天他也是同样的方式称呼他,而且做了庄严的见证:「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这位就是我论他曾说过:有一个人在我以后来,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原先我而有。连我也不曾认识他,但为使他显示于以色列,为此,我来以水施洗。」若翰又作证说:「我看见圣神彷彿鸽子从天降下,停在他身上。我也不曾认识他,但那派遣我来以水施洗的,给我说:你看见圣神降下,停在谁身上,谁就是那要以圣神施洗的人。我看见了,我便作证:他就是天主子」(若1:29-34)。

今天的读经需要我们注意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语调,因为若望采用了精心选择的词汇和图像。

第一点:洗者若翰还在那里(35),也就是与前一天耶稣领受洗礼同一个地方,伯达尼,约旦河的另一边(若1:28)。耶稣在步行,在行动,「路过」那里。若翰是停留在那里,他的使命已经结束了。他的使命就是介绍默西亚。他向耶稣转交了自己的两位弟子,接受自己的隐没:「他应该兴盛,我却应该衰微」(若3:29-30)。

若望用来指若翰观看和领悟耶稣所使用的希腊词汇是非常有深意的,emblépein,含义不只是用眼睛注意观看外表,而是看入内心,洞察一个人的内在。

洗者若翰认识了耶稣的真实身份,并明白耶稣的心,接着他用了一个奇怪的词汇称呼耶稣「天主的羔羊」。本来有很多其它的象征图像,比如牧人、君王、严厉的审判官,或者对观福音使用的「比我强的一位要来,就是解他的鞋带,我也不配。他要以圣神和火洗你们。木锨已放在他手中,他要扬净自己的禾场,把麦粒收在仓内;至于糠秕,却要用不灭的火焚烧」(路3:16-17)。可是在他的脑海中再也没有其它词汇更加合适称呼指出耶稣的身份了,最合适的就是「天主的羔羊」。

很有可能若翰是在谷木兰的厄色尼隐修士中间长大的,以色列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了他,他了解民族的历史、通晓旧约。他的听众,虔诚的以色列人,听到「羔羊」马上就会直觉联想到「逾越节羔羊」,这羔羊的血涂抹在门楣上,曾经在埃及拯救了他们祖先的长子逃过天使的剑杀。

若翰看到了耶稣的命运。有一天他要像羔羊那样被宰杀,他的血要毁灭邪恶势力,他的祭献要把人从罪恶和死亡中解放。若望明确指出耶稣是在逾越节前一天中午被处死的(若19:14),也是这个象征意义。事实上司祭们在圣殿宰杀逾越节羔羊就是这个时刻,逾越节前一天的正午开始。

羔羊这个图像另外还有第二个含义。

那是依撒意亚先知书中,每一个以色列人都非常熟悉,都会想到「上主的仆人」悲惨的死亡。先知详细描述他如何走向死亡:「他受虐待,仍然谦逊忍受,总不开口,如同被牵去待宰的羔羊;又像母羊在剪毛的人前不出声,他也同样不开口。为此,我把大众赐与他作报酬,他获得了无数的人作为猎物;因为他为了承担大众的罪过,作罪犯的中保,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至于死亡,被列于罪犯之中”(依53:7,12)。

在这里,羔羊联系着罪过的赦免。

耶稣,若翰想要说,也要温和地承担人类的一切脆弱、卑微、不正义,并且奉献出自己的生命,被消灭。他不是通过大赦或者礼仪来除掉罪恶,而是赋予世界一个新动力,一种不能阻挡的力量,也就是祂的圣神,来把人类带向美善和生命,因此而战胜罪恶。

若翰这样称呼耶稣,还有第三个圣经背景:亚巴郎的祭献中那只羔羊。

走向摩黎雅山,依撒格问父亲:「火和柴在这里,可是祭献的羔羊在哪里呢?」亚巴郎回答儿子说:「天主会准备羔羊」(创22:7-8)。

 「看,天主的羔羊!」若翰现在指出,就是耶稣,被天主赠与人类,代替应该受惩罚的人类把自己奉献。

创世纪这一章的细节都是以色列人非常熟悉的,若翰把他们都指向耶稣。

像依撒格一样,他们都是独生子,父母的最爱,都背着自己被祭献的工具木头走向做祭献的地方。拉比解释说,依撒格自愿奉献,没有试图逃跑,主动让父亲捆绑自己放在柴火上。同样耶稣也是为了爱而自由地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不过反省到此,我们可能会问,难道是真的,若翰称呼耶稣是「天主的羔羊」的时候,会想到这么多圣经里面的内容吗?

很可能若翰没有想到这么多,但是福音书作者若望肯定想到了,而且是有意这么写的,这是为了他的基督徒团体教理讲授和今天听讲的我们。

除了羔羊,今天的读经还给了我们关于耶稣的其它名衔,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最早的两位门徒最初称呼耶稣「辣彼,意即师傅」(38),这不是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词汇,不过他们与耶稣度过一整天之后,安德肋意识到耶稣不只是一位伟大人物,他向他的兄弟西满说:「我们找到默西亚了!」

然后斐理伯提到耶稣身份时说是:「梅瑟在法律上所记载,和先知们所预报的」(若1:45),纳塔乃耳更加直接、深入:「天主的儿子,以色列的君王」(若1:49)。

为了认识耶稣的身份,肤浅的相遇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和他留在一起,共同度过「整整一天」,也就是生命的每一个时刻,在天主的家里。

耶稣对追随他的若翰的两个前门徒说:「你们寻找什么?」这是若望最初的宣告,讲给每一个刚刚听到有人向他介绍耶稣,开始灵性步伐追寻基督的人。我们应该认真问自己,对基督期望什么呢?因为可能抱着幻想和虚假的希望。

读经的第二部分(40-42),门徒团队开始扩大。最初的两位追随耶稣,与他留在一起,他们对耶稣的身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现在再也不能对自己的发现保持沉默,感觉到迫切需要向他人传递这个喜讯。

安德肋,在若望福音中是第一个发现耶稣是默西亚的弟子。他向兄弟西满介绍耶稣,并且把他带到耶稣这里来。耶稣看着西满,对他说:「你是西满,你要叫刻法,伯多禄」(42)。

这里是第二次用这个词汇emblépein。若望福音里面只有这两次用到这个词汇。第一次是若翰看着耶稣的内心,现在是耶稣的目光深入到西满的内心,发现他的身份,并且给予他一个新名字,这个名字标志着他的使命。伯多禄,湖上打鱼的渔夫,一个名字也叫若望的人的儿子,在天主和耶稣面前他被称呼为伯多禄,因为他的使命是成为教会信仰坚固统一的活石。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