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早期传入中国简介21

2021-10-06 17:38     阅读量:4508

 

二十一、去北京


1、从多次失败中找到出路:范礼安在想着如何巩固中国的传教事业,他考虑两个问题:


(1)中国的传教团一直归澳门神学院领导,鉴于它离内地传教点很远,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困难;神学院的长上对中国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充分,院长下达的指示又往往与事实不符,因此两面误事。为此,范礼安决定让中国的传教独立,免去向上级请示的手续,根据情况自行决定问题。于是,利玛窦被任命在中国的耶稣会省会长。


(2)先前派罗明坚去欧洲,要求罗马教廷或天主教国家的国王派使团去北京,但时间已久无大希望。由于南昌教务发展很快,如果让在中国的耶稣会士自己去晋见皇帝,效果会更好。这个计划与利玛窦不谋而合,利神父已早有此想法。为实现这个计划,他们做了下述准备:1,为准备北上的充足礼品,范礼安向西方和近东广为募捐,各方面送来许多珍品。2,努力寻找去北京的推荐人。利神父首先想到的是老朋友建安王,他是皇族的血统,但后来才知道正因为血统近,他才被派到遥远的南方,目的是不准他参政,以免他夺权。另外,听说老朋友王忠铭已提升为吏部尚书,他早有意将神父带到北京修正历法。此时他回家乡海南岛,这正是找他的好机会。利神父通知韶州的郭神父:待王忠铭路过韶州时一定去拜见。王忠铭知道利玛窦在南昌,去南昌与神父见了面。利神父将去北京的计划提出来了,并将贡品让王忠铭看了。王忠铭高兴的答应了,决定在8月 17日,借万寿节给皇上过生日机会献礼。利玛窦决定让郭静居和两位中国修士钟鸣仁和游文辉前往陪同。


2、启程北上:1598年7月2日,他们通过水路北上,途中王忠铭和利神父通过交谈建立了更深厚的感情。他给利神父出主意:把最好的钟,一个献给皇上,一个送给北京的大主管太监,因他可引荐去见皇上,利神父说:献给皇上外的一座钟,只能送给王尚书本人,此举令王忠铭大喜。
他们刚到南京,情况有变,市民都在恐慌不安,因日本人正在侵犯高丽,无人再敢接待外国人,连尚书自己也害怕了。利神父几次进城拜见,都是乘带帘的轿子偷着去的。带外国人进京太危险了,怎么办?经商议决定:先从南京向皇上写一份请求书,但遭通政史拒绝,而将此事让王尚书办理,他因已接受重礼,只好按原计划行事。


这段故事好似是此行程中的一段插曲,南京总督赵可怀从一个知县那里得一张地图,非常喜爱,但不知作者是谁。他给王尚书看了,尚书以为利神父的贡品那一张是照此仿绘出的,叫来利神父说:看,我们中国也有这种地图,利看后说:这是我在肇庆绘制的复制品。那位总督大为惊叹,就和神父谈起来。他最感幸趣的是数学,总督挽留利玛窦,为不影响按时到京,先让郭静居乘船走了。利神父呆了十天,并将十字架拿出来,让总督瞻仰,他显出极度虔诚,全家人都出来顶礼膜拜。因万寿节将到,就用快马送利玛窦赶路。


3、失败:他们来到北京,住在尚书的官邸。尚书请来他的朋友大太监,太监满口答应了利玛窦的要求,并为之向皇上申请。他看到各样贡品,十分稀奇,但在他心目中不是过目珍物,因他早听说南方有个西洋人会炼金术,这就是他答应的用意所在。后得知利神父不会什么炼金术,立即改口说:战争就在近边,日本进攻中国,任何一个外国人在京城都会被认为是奸细,他不管了。尚书听了此话,也在考虑自已:在这兵临城下之际,身边有两个外国人太危险了,便劝利玛窦尽快离京回韶州。利神父和郭神父认为付出如此的代价来到京城,一是浪费大,二是这些珍品往回搬运太困难,就另租一间房,勉强多住了一个月。这时澳门神学院李玛诺又寄来一大笔路费,还买了一张可在北京一个商人那里兑换的支票。然而,这是一张假支票,因为北京并无此人。  


东道主王尚书已经离开北京,两位神父真是无依无靠,走头无路,实在呆不下去了。若真被看做奸细,出了意外,那就永远也无回京的希望了。由于路费不足,只能雇一简陋的船,扫兴登上了回程。走了一个月才到了临清,他们到山东临清时已入深冬,河被封死,船只好停下来。利神父考虑都留下来是无谓的浪费,决定将郭静居和两位修士留下,看守行李,他自己从陆路南下了。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