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凡人|北京世园会:跨越宗教、政治、文化、地域等藩篱的愿景

2019-05-27 14:06   文/甘保禄神父  阅读量:30488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于4月28日晚在妫汭剧场举行了开幕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做了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讲话。在电视上收看他现场直播的讲话时,我特别留意到了这两句:(一)“锦绣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二)“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29日早上,世园会举行了开园仪式,迎接来自世界各地(当然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其中又有绝大多数来自北京——就因为天时地利的关系)的游客。在路上辗转两个半小时并有幸在开园后不久便入园参观的我,直奔位于国际馆内的教廷馆而来,毕竟,它的临在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作为中国公民暨天主教会一员的我,怎能不想先睹为快?

果然,一上国际馆的二楼,首先跃入眼帘的就是用中英文写着“教廷”和“Holy See”,并有教廷“国徽”的教廷馆。先和担任教廷此次展览总代表的圣座文化委员会主席拉瓦锡(Gianfranco Ravasi)枢机主教及其副代表特拉夫尼(Tomasz Trafny)蒙席等人见面、问好、简短沟通并合影留念后,我便开始里里外外欣赏这其实已经在网络图片中见过面的教廷馆。该馆里外占地面积仅有200平方米,但布局合理、设计精美、展品上乘,一切都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艺术甚至尖端科技的氛围。然而,我却在展馆左前方的镀金橄榄枝和其下这样一段以中英双语雕刻在石板上的文字前长久地停住了脚步:

不论是否身为信徒,今天已有共识,原则上地球是大家共同继承,共享成果。--教宗方济各,愿你受赞颂,93
Whether believers or not, we are agreed today that the earth is essentially a shared inheritance, whose f ruits are meant to benefit everyone. --Pope Francis, Laudato Si’, 93.

虽然这中文翻译实在有点拗口,且在遣词造句方面欠妥,但基本意思是正确的。如果译为地道的中文,我认为应该这样才更好:“无论是不是信徒,我们都不可否认,地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它的果实养育着每个人。”

就在思考并默想着这段话显而易见的含义时,我也想起了教宗方济各在其《愿你受赞颂》“通谕”的开始,为了阐明写作目的而谈及亚细细的圣方济各 (St. Francis of Assisi)时说过的这句话:“他是一个奥秘主义者,也是一个朝圣者,以简朴的生活,同天主、他人、自然和自身和谐相处”(10)。

此时,我耳边又响起了上述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讲过的那两句话的核心部分:“天人合一”、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尽管在涉及到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时,习主席和方济各教宗两人之间可能有万千差别,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在这里体现出来的是高度的一致,而这正是教宗方济各在其“通谕”中,更是此次教廷展馆从中选出来,并展现在每天来自四面八方、信仰各异、文化不同的游客面前的这句话,所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可以说不同的语言、可以过不同的生活,但我们谁也不可否认,我们都是同一个大地母亲的儿女,互为兄弟姐妹,彼此休戚与共!正是从这个角度而言,今天我们看到罗马教廷,在和中国尚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前提下,应北京世园会组委会的邀请,同世界11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前来参加为期162天的展览,不正是为了为这一无法否认、更无法回避的关系和未来而共同努力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这条通向母亲怀抱的回家之路吧!

走笔至此,我也不能不再次引述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神父,在80多年前就写下的这句如今悬挂在联合国大厅中的名句:“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如果我们不想毁灭的话,现在是抛弃固有的偏见,共同来建设地球的时代了!”而在论及宗教时,他更指出说:“将来唯一可行的宗教就是从一开始便教导我们认识、关爱、服务我们也属于其中的这个宇宙!”

诚然斯言!在2019年的今天,正在北京世园会上以不同方式和创意呈现出来的愿景与理念,难道不是对上述德日进神父集科学、哲学、神学、灵修于一体的“预言”所作的最好诠释吗?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