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的嫁妆——英国天主教会简史

2021-03-02 22:08   纳爵之盾  阅读量:9931

 

 

  题 记  

英国自16世纪宗教改革后,在法律上成为以圣公会为国教的国家,君主是教会元首。但英国天主教传统从未被完全割裂,历史也从未被遗忘。我不是历史学者,这是一篇我个人眼中的英国天主教简史。我所记述的地方,大多是我在英国工作和学习的两年半间,以脚步丈量过,以心神朝拜过的地方,绝不敢以偏概全,只为做一点微小的纪念。时间、地点和人物勾勒出了天主教会在英国的重大历史。这部历史是我个人的朝圣,亦是天主临在的明证。

 
在宗徒时期之后至公元六世纪,英国天主教会的历史面目不清,但无论如何,最有可能的是,基督信仰借着不知名的商旅或驻扎在那里的信仰公教的罗马士兵传播到罗马帝国的不列颠省。公元209年,圣奥尔本(St. Alban),一位基督徒士兵,因庇护基督徒而被斩首,他是英国首位殉道者。他殉道的城市就是如今距伦敦20英里的圣奥尔本斯(St. Albans)城。而圣奥尔本的圣髑所在地,后来成为本笃会隐修院,达七百五十年之久,直至宗教改革时期。

 

圣奥尔本的圣髑

 

公元305年,一个名叫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Constantinus)的年轻罗马军人效力于他父亲驻扎在不列颠省Eboracum(今约克)的军队。306年他父亲去世后,君士坦丁在约克被军队拥立为皇帝,并从约克返回罗马。324年,他击败另外两位共主马克森提乌斯和李锡尼(时有四帝共治制度),成为罗马帝国的唯一合法君主,史称君士坦丁大帝。在此期间的公元313年,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共同颁布了米兰敕令,公教会获得合法地位,并获得了宽厚的发展环境。

 

罗马对英国教会产生的直接影响,与本笃会士密不可分,就是众所周知的由教宗大额我略派遣的圣奥斯定传教团所立下的功劳。坎特伯雷的圣奥斯定在肯特郡驻扎,修建隐修院,于597年任坎特伯雷首任总主教。同时,“爱尔兰十二宗徒之一”的爱奥那岛的圣高隆巴(St. Columba of Iona521-597)也将福音传至苏格兰地区。面对当时罗马和凯尔特关于复活节日期的争端,664年,在惠特比公会议上,英国教会接受了罗马教会的复活节日期,并以此为标志,罗马礼仪也被接纳,至此英国教会完整地融入天主教会系统。

 

坎特伯雷的圣奥斯定

 

被尊为英国历史学之父的本笃会士、唯一的英国人教会圣师、可敬者圣伯达(The Venerable Bede,约673-735)撰写了《英吉利教会史》,给后世留下了教会史的典范。在该书中,圣伯达提及在公元156年,不列颠王卢修斯写信给教宗阿尼塞多,请求成为基督徒,教宗满全了他的意愿,直至戴克里先皇帝迫害教会,基督信仰在英国又沉寂下来。但后世史家认为这封信是后期伪造品。

 

圣师及可敬者圣伯达

 

在此时期,与圣伯达齐名的最重要的圣人是北方诺森布里亚的圣卡斯伯特(St. Cuthbert of Lindisfarne,约634-687),他是下文将要介绍的圣多玛斯·贝克特之前,英格兰最受推崇的圣人,积极支持罗马的传统。在南方,则有伦敦主教圣俄肯沃(St. Earconwald,?-693),他是伦敦城的主保圣人,他的圣髑所在地的旧圣保禄主教座堂(毁于宗教改革时期)是中世纪英格兰最受欢迎的朝圣地之一。

 

在被称为黑暗世纪(The dark ages)的中世纪前期(5-10世纪),隐修院是教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前文提及的圣伯达、圣卡斯伯特和圣俄肯沃全部都有隐修背景。九世纪维京人入侵英国,导致隐修生活一度中断。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格兰之后,几乎所有英格兰重要的大教堂都以隐修院形式管理,主教皆由隐修士出任(东正教时至今日还保留此传统)。今日现存的可追溯至该时期左右初建、后期加固重修的大城市的主教座堂,几乎都是曾经的隐修院(绝大多数使用圣本笃会规,少数使用圣奥斯定会规),诸如西敏寺教堂、坎特伯雷、约克、杜伦、巴斯、布里斯托等重要城镇的主教座堂。同时,前往不同圣地朝圣也是该时期基督信仰生活中最重要的特点。

 

天主教威斯特敏斯特总教区主教座堂

 

1055年,英国国王忏悔者圣爱德华兴建著名的西敏寺教堂(Westminster Abbey),将整个英国作为“圣母的嫁妆(The Dowry of Mary)”奉献给圣母。也许是作为对这个奉献的回应,英国教会相信,圣母于1061年在诺福克的沃尔辛厄姆显现给一位贵族妇女瑞削迪斯(Richeldis de Faverches),将她的灵魂提至纳匝肋圣家,嘱其在英国为自己建一所圣家堂。今日,沃尔辛厄姆正是英国最重要的圣母朝圣地(Our Lady of Walsingham),天主教、圣公会和东正教都在此地建有自己的教堂。1381年,国王理查德二世于基督普世君王节,再次在西敏寺教堂将英国作为“圣母的嫁妆”而奉献给圣母玛利亚。“这是你的嫁妆,至虔的童贞玛利亚。”也是因着这一次奉献,国王将英国作为“圣母的嫁妆”赋予了法律地位,并于1399年,由时任坎特伯雷总主教多玛斯·阿伦德尔(Thomas Arundel1353-1414)庄严宣告。

 

理查德二世把英国献作"圣母的嫁妆"

 

1093年,圣安瑟尔谟(St. Anselm of Canterbury,约1034-1109)出任坎特伯雷总主教,勇敢捍卫教权独立于世俗权力,但遭放逐。1106年,亨利一世放弃干涉教会任命、免教会财产税、停止没收教会财产,圣安瑟尔谟才重返职务。正如教宗本笃十六世所说,圣安瑟尔谟一生的三件工作是“祈祷、研究和管理”。圣安瑟尔谟本人以其学术贡献,被尊为“经院哲学之父”。“信仰寻求理解”式的天主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亦是他的伟大贡献。

 

1154年,英国人尼各老·布雷克斯皮尔(1100-1159Nicholas Breakspear)就任罗马教宗,取名哈德良四世。他是教会史上唯一一位担任教宗职务的英国人。他出生于圣奥尔本斯附近的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他的父亲在征求妻子同意后,进入圣奥尔本斯隐修院成为隐修士。但尼各老本人却没有进入圣奥尔本斯的隐修院学校,而是前往法国隐修院接受培育并发迹。当他成为教宗后,授予了圣奥尔本斯隐修院特权。

 

十一、十二世纪,欧洲政教关系风云诡谲,明谷的伯尔纳铎是当时欧洲的风云人物,在政教关系之间运筹帷幄。在英国,有“北方伯尔纳铎”之称的熙笃会会士里沃兹的艾尔雷德(Aelred of Rievaulx1110-1167),与伯尔纳铎相熟,两人除了都写出了重要的灵修著作外,他们都不得已而四处旅行、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在对立教宗一事上,1161年,通过艾尔雷德的努力,令英王亨利二世支持合法教宗亚历山大三世。

 

有关政教关系的悲剧在英国有两次最突出的事件,一次是宗教改革时期圣多玛斯·莫尔被处死,一次就是圣多玛斯·贝克特(St. Thomas Becket,约1119-1170)被刺杀。圣多玛斯·贝克特是亨利二世时期的御前大臣和首席大法官,1162年又被任命为坎特伯雷总主教。他被任命为总主教后积极支持教权,反对世俗法院对神职人员的审判权,与亨利二世的矛盾逐渐公开化。1170年,约克、伦敦和索尔兹伯里(salisbury)三地主教在坎特伯雷总主教缺席的情况下为亨利二世的儿子幼王亨利加冕,圣多玛斯·贝克特因此绝罚三人。消息传到亨利二世耳中,他的自语“没人能让我摆脱这个烦人的神父吗?”被诠释为要致圣多玛斯于死地。11701229日,四位骑士将圣多玛斯杀害于坎特伯雷主教座堂。1173年,教宗亚历山大三世册封圣多玛斯·贝克特为殉道圣人。

 

圣多玛斯·莫尔

 

1247年,英国人西满·斯道克(Simon Stock1165-1265)当选为加尔默罗会总会长,励精图治,调整会规。1251年,圣母向其显现,授予圣衣,强调佩戴圣衣可获得的恩宠,这就是今日教会生活中重要的圣母圣衣的传统来源。西满·斯道克的圣髑如今仍存于肯特郡艾尔斯福德(Aylesford)的加尔默罗会院。

 

西满·斯道克接受圣母圣衣
 

约翰·威克里夫1320-1384John Wycliffe)本为神父,在牛津大学获神学博士,曾任英王的侍从神父1374年受爱德华三世之命与教宗代表就英国教会的神职任免权进行谈判,协议未达成,威克里夫开始批评教宗权力和教会的腐败生活。他最重要的工作是首次将《圣经》翻译成英文。他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先驱。

 

十四、十五世纪,公教灵修学的荣耀属于英国。虽然没有一个严格的英国灵修学派,但自理查德·罗勒(Richard Rolle of Hampole1300-1349,著有《爱的火焰》)起,英国贡献了当时整个欧洲最了不起的一批灵修大家和神秘主义者。历史学者尼古拉斯·沃森说,据研究表明,理查德·罗勒是十五世纪欧洲大陆被阅读最多的英语作家。诺维奇的茱莉安(Julian of Norwich1342-1430)更是家喻户晓,她的神秘主义著作《神爱的十六个启示》被认为是存世最早的女性英文作品,母性神学是她的重大贡献。同样,玛格丽·肯普(Margery Kempe 1373-1438)的自传,是现存最早的女性英文自传。这本书详尽地描述了一位中世纪女性追求信仰的一生,书中详细记述了她的神视。沃尔特•希尔顿(Walter Hilton1340-1396)是奥斯定会士,著有《成全之梯》,是关于指导一位妇女灵修的作品,涉及罪恶、默祷、灵魂更新等主题。著名的否定神学经典之作《不知之云》也属于这个时期,匿名作者可能是一位嘉都先会士(Cathusians),为指导度默观生活的初学生而写了此书。

 

英王亨利八世因为圣座拒绝了他离婚再娶的要求,于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标志英格兰教会脱离罗马天主教会。圣多玛斯·莫尔(St. Thomas More1478-1535),著名的《乌托邦》一书的作者,本为亨利八世的大法官,因反对亨利八世脱离天主教会的行动,于1535年被判处死刑。他临刑前的遗言是:“我死时是国王忠诚的仆人,但我是天主的首位仆人(I die the King's good servantbut God's first)”。1935年教宗庇护十一世册封圣多玛斯·莫尔为殉道圣人。如今,威斯敏斯特总教区在伦敦的神学院艾伦厅(Allen Hall Seminary)正是建基于圣多玛斯·莫尔的旧居遗址之上。

 

从亨利八世到1829年《天主教解放法》(Catholic emancipation)出台,英国的天主教团体基本上处于地下状态(例外如玛丽一世女王短暂执政),无数人因坚持公教信仰而丧命。在北方约克,最令人惊心的殉道圣人是圣玛格丽特·克利瑟罗(MargaretClitherow 1556-1586)。她因向神职人员提供庇护而被处死刑。行刑人员剥去她的衣服,令其平躺,在其背底放置一块尖石,面部以手帕覆盖,然后用其自家的大门覆盖其全身,并在大门之上添加巨石,将圣人反复来回滚动而折磨至死。在南方伦敦,海德公园附近的泰伯恩刑场(tyburn),见证了105位殉道圣人的致命,如今他们的圣髑被供奉在离刑场不远处的泰伯恩本笃会修女院。因政教关系而丧命,是历史的悲剧,当代政教关系分离的普遍启示是,一个人既可以是好的基督徒,同样也是好的公民,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衷心祈愿此等悲剧不再重演。

 

天主教在英格兰受迫害期间,神职人员在罗马、法国和西班牙接受培育。1614年,海斯罗珀学院(Heythrop College)由耶稣会士在比利时鲁汶成立,几经辗转,最后搬迁至伦敦,并于1971年成为伦敦大学的哲学及神学专科学院。该学院在英语世界神学研究体系内地位举足轻重,为各个基督宗派培育了大量神学高等人才和管理人才。

 

1850年,教宗庇护九世重建天主教在英国的圣统制。为满足天主教会复兴的需要,在首任威斯敏斯特总主教怀斯曼枢机(Nicholas Wiseman1802-1865)的倡议下,圣玛丽大学(St Marys universityTwickenham)于同年成立,为复兴中的天主教会培育了大量教师人才。2010年,教宗本笃十六世对英国展开四日访问,在到访后第二天的行程中,他在圣玛丽大学主持了三项活动。2019年,原海斯罗珀学院的教会之母学院被并入圣玛丽大学,成为英国唯一可颁发教会学位的大学。当前,圣玛丽大学是英国天主教会兴办的最重要的综合性大学,威斯敏斯特教区总主教任校监。

 

十九世纪,天主教会在英格兰日渐复苏。从人数上来说,法国大革命期间,大量法国人从法国逃亡至英国,再加上爱尔兰的移民,使得天主教徒人数增加。当时英国天主教会的双星是圣纽曼枢机(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和曼宁枢机(Henry Edward Manning1808-1892)。两人都是“牛津运动”的领袖,引领大批圣公会领袖和信徒重返天主教会。圣纽曼枢机的著作影响深远,其本人有“梵二之父”的美誉;曼宁枢机是第二任威斯敏斯特教区总主教,在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期间,他是“教宗无谬误”教义的主要辩护者。

 

圣纽曼枢机

 

1893年,沃恩枢机(Herbert Alfred Henry Vaughan1832-1903)成为新任威斯敏斯特教区总主教,领衔英国天主教会。他希望重建昔日天主教会的光辉,因此大力借助于英国本笃会联盟。位于西伦敦的伊林本笃会院(Ealing Abbey)承担了新建的威斯敏斯特教区主教座堂(Westminster Cathedral1895年祝圣基石)的礼仪工作。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若望·迈恩神父(1926-1982John Main)进入伊林隐修院开始他的隐修士生涯,他是20世纪教会最重要的灵修导师之一。

 

进入二十世纪,英国天主教徒人数持续上升,从1911年约有170万,增长至1941年的240万,占总人口5.7%。许多天主教徒知识分子影响了新的皈依。20世纪重要的英国天主教徒知识分子有作家G·K·切斯特顿(G K Chesterton1874-1936)、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1991)和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后,英国天主教会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与圣公会的交谈,威斯敏斯特教区总主教被认为是与坎特伯雷总主教(此职务为圣公会所继承)对话的关键人物。1982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应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之邀访问英国,这是历史上首次在任教宗访问英国,他在为期六天的行程中,到访了英国九个城市。

 

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五分之一,据《英国社会态度研究》显示,英国的天主教徒人数在2002年至2017年期间,稳定占据英国总人口8%,约540,移民仍旧是一个重要因素。2010年,教宗本笃十六世应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之邀,对英国进行四日国事访问。在此期间教宗主持了纽曼枢机的册封真福典礼,据媒体统计,总计超过20万人参与了教宗四天访问内的弥撒礼仪。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的肆虐,各个传统天主教国家纷纷奉献自己的国度于圣母,祈求天主的恩宠。英国天主教会也再次将英国以“圣母的嫁妆”形式奉献给圣母,以下祈祷词也在全英所有天主教堂响起:“哦!荣福童贞玛利亚,天主之母,我们最温柔的元后和母亲,请怜悯俯视英格兰(England)作为您的“嫁妆”,以及我们所有对您寄予厚望和信任之人。”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