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耶稣变成“中国人”的教会艺术家(下)

2020-09-23 13:59   纳爵之盾  阅读量:9125

最简单的创作一种“本地化的耶稣基督形象”的方式,就是“让耶稣穿上中国服装”(在上世纪40年代初,吴经熊博士曾把《新约》译成文言文,他的动机便是“使耶稣穿上中国服装”,见其著作《超越东西方》,1951年)。为此,公教画家初期的策略,是在改变外在背景的同时,保留核心的部分(耶稣的面容),即继承欧洲艺术家,尤其是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所塑造的面像。

 

这个做法比较容易被接受,而它符合刚恒毅主教1924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主教会议的原则:中国天主教要接受中式建筑风格、中式音乐、汉语文字,以及中式服装。但天主教礼仪的核心部分,还是用拉丁语。为此,陈缘督的早期画作呈现出一个“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耶稣面容。他当时画的圣母像也明显有西方特征,但不久后便转向中式风格。

 

陈缘督的早期耶稣像。

第三幅所画《祈祷中的耶稣》,已有更多中国特色。

陈缘督的一些早期的《圣母抱圣婴》像。

注意西式脸向中式脸的转化和圣母的发型。

 
几年后,尤其在1933年后,陈缘督找到了画圣母和圣婴的成熟表达方式。圣母玛利亚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征的女士,而耶稣的脸是圆的。下面第四幅画很罕见:作为男孩或青年的耶稣。第三幅画是在1937年画的。

 

 

陈缘督也找到了一个相当标准的方式来画成年耶稣的脸。他的耶稣是有胡须,有长发的人。和欧洲的许多例子一样,陈氏所画耶稣的脸比较长,与孩童耶稣的圆脸有所不同。


然而,这个耶稣并不是典型的“西方人”,他的头发是黑的,眉毛不浓。耶稣的眼睛经常向下看,这表示同情、宽恕和温和。


同时,耶稣向下看的姿势很巧妙地回避了一个难题:耶稣的眼睛是不是西式的大眼睛呢?下面是陈氏的四幅耶稣像:《耶稣对孩子说话》、《耶稣受难》、《复活的耶稣显现》和《受洗的耶稣》。

 

值得注意的是,在陈缘督的很多画中,耶稣的表情都是一样的,而根据这种特殊的“陈氏面容”,可以识别哪些画出自陈缘督之手。

 

 

 
 

在一幅于1935年创作的画中,陈缘督甚至画了“圣父”,用灰色的长胡须和道家“太上老君”的特色画《圣经》中的创造主。然而,在陈氏的其他画中,这种形象很少出现。大概是有人反对这种画法吧。

 

陈缘督画的《三位一体》(1935年)

 
和陈缘督一样,王肃达创作了大量基督宗教画像,其中多次画了耶稣的面容。看来王肃达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尝试多次后才达到自己成熟的表达风格。我们发现,他用很多不同的方式画耶稣的脸部,基本上用一些传统中国画法,以简略的笔法暗示耶稣的表情,请看下面三个例子:

 

王肃达三幅早期画作

 

然而,在他中晚期的创作中,王肃达和陈缘督一样找到了自己的固定方式来画耶稣的面容。基本上,耶稣的鼻子细长,脸是长圆形的。他的头发很细,几乎透明,胡须不浓,嘴巴很小,这一切使他具有某种女性化的特征。

 

耶稣是一个温和的人,充满柔情,甚至在平息风浪时也如此。根据欧洲的古老传统,耶稣的头发在顶上分为两半。有时王肃达画的耶稣眼睛睁得很大,向周围的人观望。王氏擅长描绘人脸的表情,经常画人们如何回应耶稣的话。耶稣的听众有时候反省,有时候感到忏悔或不满等等。

 

在这几幅画中,王氏非常仔细画耶稣的头发,

比如最右边的《吾主耶稣》(1937年)。

 

上面三个图是王肃达“标准化”耶稣像的例子。

第二幅是王氏的杰作之一:《耶稣平息风浪》(1937年)。

 

和陈缘督及意大利画家一样,王肃达也用“老人”的形象描绘圣父(见下面三幅画)。王氏的创造主有着大眼睛,祂以无比的同情观望受造界。天父的脸上也有一些女性因素,这也许可使人联想到17世纪的中国基督徒所用的“大父母”一词(杨廷筠语)。

 

王肃达三幅“圣父”的画作

 

王肃达曾用很多不同的方式画圣婴耶稣和孩童耶稣,他曾尝试用卷发的耶稣,但最终还是用比较中式的男童形象。下面前两幅创作于1935年,其他的画于1936年或更晚。第二排的后三幅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

 

 

王肃达这九幅画显示出他如何一步步习得画“孩童耶稣”的成熟画法。

 

北京公教画派最有意思的人物之一是徐济华,但他24岁便英年早逝(1937年)。他的画作大约只有30幅保留下来,但几乎每一幅都能反映出他的杰出才能,首先是他的高妙设计,其次是他的熟练笔法。

 

他的《最后晚餐》像画法奇妙,堪称杰作。几乎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徐济华都避免细致地画耶稣的脸。因此,耶稣的形象在他的画中只占很小的空间(这符合中国的传统画法:人占的面积不多)。

 

徐济华用小点暗示耶稣的眉毛和眼睛,这种暗示巧妙地绕过了耶稣面容的“中国性”问题。然而,徐氏的画绝不是偶然或随便的。

 

若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他也找到了他理想的耶稣像:长发、短须,一张比较圆的脸。这比王肃达的画更像中国人的脸,也更有男人特征。可遗憾的是,徐济华去世太早,因此他的画留下的不多。如果他的画和王肃达或陈缘督一样多,一定会更丰富地表达出一种独具特色的,并且有中国特色的耶稣面容。

 

第一幅是徐济华的《最后晚餐》

 

徐济华只用几笔勾勒耶稣的面容,却相当清楚地表示出这是耶稣。第三幅画是《复活的基督》。

 

徐济华画的圣母和圣婴像,也比其他的公教画派的代表人物有更多暗示和忽略的倾向。下面最后一幅画是刚出生的耶稣婴孩在圣殿里由老西默盎(Simeon)抱在怀中。徐济华只用几点暗示耶稣的头发和眼睛,这样创造出一种温和、脆弱和细嫩的感觉。
 

 
 
陆鸿年显然经过很多次尝试去表达成年人耶稣,然而他最终无法决定用哪种来作为他常用的方式。他不怕画一个“大眼睛的”耶稣。但在有些画中,他又特别用非常细的眉毛和眯眯眼来表达东方特色。
 
他经常使耶稣的长发分开为几块,在陈缘督的耶稣像里也有类似的现象。看来,陆已回到原先的表达方式,让背景完全中式化,但保留了耶稣面容的西方特征。也许这和陆氏的社会背景有关:他来自上层社会,可能早就有外国朋友,因此对他来说,强调耶稣面容的中国特色不是很重要。
 

 

陆鸿年最喜欢画的是孩童耶稣。他自己也说,他在自己的孩提时代看到了西方人画的像:祝福孩子的耶稣。陆所描述的玛利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少女,有很高、很细、不自然的眉毛和一面透明的面纱。

 

有时候小耶稣在头纱下嬉戏地隐藏。用“嬉戏”一个词来形容陆鸿年的画可能是很恰当的。他想玩味和尝试很多效果,也画出很多种不同的“小耶稣”,经常换发型,请看下面的例子:

 

两幅画是孩童耶稣。耶稣的发型是以前中国小孩子的典型发型。

 

黄瑞龙大概画了很多宗教画,但保存的也不多。从他的画中,我们至少看到三种类型的小耶稣和一个成年耶稣像。也许黄氏从徐济华那里学习了简略的画法。下面最后两个例子也许暗示了这种画法。

 

 

下面是王呈祥的画。他创造了另一种“耶稣孩童形象”。他也曾尝试画创造主,用老人的形象画圣父手扶地球。

 

 

黄兆熊也画了一些宗教画,左边是他的《基督君王》。他也画了耶稣圣婴(右),其中显示出他对中国传统技术的精准掌握。

 

最终,让我们看看四位大师的整体画作(上面看的只是面容部分):陈缘督的《圣母抱圣婴》(约1939年)、王肃达的《耶稣平息风浪》(1937年)、徐济华的《最后晚餐》(1937年)和陆鸿年的《圣母和耶稣》(1946年)。四幅画均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特殊才华,也都有熟练的技巧、创新力和一种特殊的中式“耶稣面容”。

陈缘督《圣母抱圣婴》

王肃达《耶稣平息风浪》

徐济华《最后晚餐》

陆鸿年《圣母和耶稣》

 

在此感谢斯神父(Skrabania)的帮助,是他慷慨提供了北京公教画派著作的电子版。

 


相关文献:
 F. Bornemann, Ars Sacra Pekinensis,Moedling 1950(德语;波尔内曼编《中国京公教美术》,奥地利梅得领,1950年)。
雷立柏编《别了,北平•奥地利修士画家白立鼐在1949年》(北京,2017年;德汉双语;Leopold Leeb, Auf Wiedersehn, Peking,(Beijing, 2017, German-Chinese)。
刘平《中国天主教美术简史》(北京,2014年)。
Roman Malek ed., Chinese Face of Jesus Christ, vol. 2, 2003年(英语)。
Sepp Schüller, Neue christliche Malerei inChina (1940年;德语)。

(全文完)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