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体灵修|快让活水滚滚流

2018-11-25 22:11   文/郎国锋神父  阅读量:8153
编:感谢郎国锋神父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小助手“信仰种子”栏目开辟了新的子栏目-“奥体灵修”用以连载郎国锋神父的佳作《奥体灵修——由圣经谈复兴》一书。
又编:本篇文章3800余字,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字数太多了,我的本意是尽量不一次性发太多字出来,不过因为本节内容的连贯性不宜拆开处理,所以直接发了出来,希望大家都能读到最后。

第二节     快让活水滚滚流
 
在圣经的作者中,路加是一个既注重历史又注重圣神的人,他查访了人们眼见的历史真相,编辑成书,记录了耶稣的真道(路:一1~4);他强调耶稣复活后,用了许多证据,向人们显明自己还活着;并以历史家的客观态度记录了教会最初的历史(宗:一1~3)。在对观福音的作者中,他是谈及圣神最多的一个;他着手编辑的宗徒大事录则被称为“圣神的福音”。历史与圣神交织在一起,经验与信仰融合成一片,这是路加十分显著的一个写作特色。路加的出发点就是让德敖斐罗借着历史事实看到基督信仰的真实。我想这一出发点也应当成为我们向大众宣传基督的出发点,因为今天我们面对的世界比路加时代更为理性化。没有经验事实就难以克服理性主义,实证主义与怀疑主义。

耶稣复活后,与门徒们一起进食时,吩咐他们不要离开耶路撒冷,但要等候父的恩许。他说:“若翰固然以水施了洗,但不多几天以后,你们要因圣神受洗。”(宗:一4~5)

这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耶稣的意愿,他希望我们享有圣神。“进食”让我们联想到耶稣与门徒一起分饼,那饼就是临在于其中的圣言基督。我们需要圣言,我们也需要与圣言常相联合的基督的圣神。

他们聚集的时候,问耶稣说:“主,是此时要给以色列复兴国家吗?”他回答他们说:“父以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日期,不是你们应当知道的;但当圣神降临到你们身上时,你们将充满圣神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及全犹太和撒玛黎雅,并直到地极,为我作证人。”(宗:一6~8)

复兴国家的疑问,也许透露出门徒们对基督的政治性期盼还未连根拔除,十字架曾令他们的这一期盼化为揉碎的水草,消散在鲜血的碧波里。也许基督的复活,重新勾起了他们那“藕断丝连”的妄想之梦。这反映出,他们对基督的政治性期盼,还没有被十字架事件完全净化;他们的净化还需要圣神。但这复兴国家的疑问却是一个美丽的象征,象征着门徒在询问基督是否要借圣神复兴他的国家——新的以色列——教会。基督告诉他们那是父的权柄,父的奥秘,随后将话题转向了圣神,并要求门徒带着圣神的德能到处为他作证。
圣神降临,被基督形容为“因圣神受洗”,在圣神内受洗的标志就是“充满圣神的德能”。德能是具体的力量,是能够借着它的发挥而经验到其效果的建树性的能力。因此,借着德能的发挥,可使我们摆脱信仰的抽象,从而进入到经验的可感知之中。这些能力就是神恩复兴运动中所谓的“神恩”。比如:知识的言语(分享天主的全知)、医治的能力、驱魔的能力、说方言、行奇迹等。这些能力可使我们经验到天主的大能,从而克服理性主义的怀疑。

在圣神内受洗,是神恩复兴运动的一大贡献,它是指借着圣神的倾注使人经验到圣神的德能。在神学上讲,凡是领洗的人都已蒙受了圣神的洗礼,但未必能经验到圣神以典型的经验方式临在于他的生命中,圣神为这样的人显然是抽象的;在神恩复兴运动中,所谓的“在圣神内受洗”是在经验的意义上讲的,这种经验是借着神恩的运用而体验的,这种体验由于是亲身经历,故而感觉到圣神的真实存在,从而使抽象的信仰转化为具体的生活。这种化抽象为具体,正是神恩的见证意义,我们切莫小看它。

耶稣说完了这些话,就在他们的观望中,被举升天,有块云彩接了他去,离开他们的眼界。他们向天注视着他上升的时候,忽有两个穿白衣的人站在他们面前,向他们说:“加里肋亚人!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这位离开你们,被接到天上去的耶稣,你们看见他怎样升了天,也要怎样降来。”(宗:一9~11)

耶稣基督的升天,是门徒们的亲身经验,基督在他们的观望中升了天,这是他们从没有见过的事,因此,他们惊讶地望着。是好奇,是留恋,是不解,是呆愣?有块云彩把主接了去,离开了他们的眼界。云彩是天主的宝座(出:二十四15~18、玛:十七5),是天主临在的标志,是天主把他接走了。他上升了,升到了父那里,离开了人们的眼界。他是超越的天主,是人的眼界所无法把握、无法理解的。

他的离开是在复活后第四十天,“四十”是一个逾越的数字:梅瑟带领以色列人出离埃及用了四十年;厄里亚逃向圣山走了四十天;耶稣在旷野四十天后经受魔鬼诱惑等。这“四十”的确是一个逾越的数字:由奴役、害怕、受诱走向了一种新的境界。基督的升天就是一个逾越:一个由现世进入永恒的逾越。他离开了我们的眼界,我们不能仅凭有限的理性、有限的视野把握他,观望他,因为他是个奥秘。基督的升天,虽是在人类的经验中发生的,有着内在的一面,却也是超乎人的理解的,有着超越的一面。面对不理解的超越的一面,我们必须从人的见解中超脱出来,仅凭肉眼观望还不够,我们还必须依凭信德去“观望”。

在门徒的翘首观望中,基督不见了。观望的经验虽然帮助他们理解基督的升天,但是当基督远去之后,这经验也随之而去了。人们要想重新经验到活生生的基督,必须凭借信德。

天主派天使来向他们说话,这表明人与升天的基督之间有着一段距离。由天而来的使者是从基督那里而来,说明基督是在上的,属于天。而我们恰恰是在下的,属于地。这样的叙述致使我们感到基督已远远而去,不在人间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天使向他们说:“你们看见他怎样升了天,也要怎样降来。”他升了天,在人们观望的经验中升了天。这升天虽有超出理解的一面,但毕竟是可感知的。他还要这样降来,在不可完全理解而又可感知的经验中降来。这降来难道仅仅是指世界末日的时候吗?不也是指今天吗?我们今天是否能够在不能完全理解而又可感知的经验中经验到他的降来呢?我相信,为很多人而言,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能经验到复活的基督,正是缘于我们只知道用肉眼观望,而不知道用信德“观望”。基督逾越了,我们却还停留在肉眼的观望中:理性主义、怀疑主义、实证主义的思潮还在影响着我们。这种只想以“肉眼”观望的态度,亦即信德的匮乏,正是“肉眼”不能经验基督的根本原因。因为当人们没有信德时,基督是不会显奇迹的。由此看来,正是理性主义、怀疑主义、实证主义的“肉眼”,杀死了他们所企及、所要求的神秘经验或奇迹。

当我们缺乏信德而想去经验基督时,经验就常常不翼而飞;当我们充满信德而超越经验时,经验就往往不胫而至。这种信仰经验的获得,在神恩祈祷中可说是屡屡发生,层出不穷。

信仰经验的匮乏使我们感觉不到活生生的基督。基督似乎成了死人,远离尘世,永远埋葬了;他与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干;他最多是一种思想,一种信念。教会在这种感受之下,走向了以人为中心的世俗主义:既然基督离开了,我们就只能凭借自己去按着基督的思想建设教会;他不在这里,我们才是教会的主人;如果你企求他来显灵验,这就是最不成熟的孩子般的信仰,于是乎,我们不再求奇迹的恩典,甚至干脆不再依赖他,只管自己去建设教会。

但是基督绝对不是这种想法,他曾经许诺:天天和我们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

为此他赐下了圣神,使我们借着圣神同他发生切实的交往。

复活的主不会如同两千年前一样再降生成人与人交往,他只能透过圣神与人交往。基督透过圣神临在于教会内,圣神的行动就是复活的主的行动。不管是圣言或是圣事都是基督奥迹的延续,但另一方面也是圣神的行动。如果教会不是圣神的教会,也就不是基督的教会。反过来讲,“谁若没有基督的圣神,谁就不属于基督”,也是同样成立的。(罗:八9)

那么,我们同圣神的交往,真的是一种不动声色的毫无感觉的交往吗?难道圣神的行动真的是无声、无色、无臭的不可感觉,不可经验吗?五旬节的那一天,“从天上来了一阵响声,好像暴风刮来,充满了他们所在的全座房屋,有些散开好像火的舌头,停留在他们每个人头上,众人都充满了圣神,照圣神赐给他们的话,说起外方话来。”(宗:二2~4)这不是一个不能经验的圣神,不是一个无声、无色、无臭的死基督;这是一个听得见、看得着、如酒醉人的基督。如果今天这种经验发生在我们这里,我们是否会大惊小怪地讥讽门徒们如同疯癫的神经病人喝醉了酒?事实上,今天的神恩复兴运动正遭受着这种不幸。
耶稣升天前对门徒们说:“看,我要把父所恩许的,遣发到你们身上;至于你们,你们要留在这城中(耶路撒冷),直到佩戴上自高天而来的能力。”(路:二十四49)这恩许就是圣神,圣神降临的结果就是门徒们佩戴上自高天而来的能力。在宗徒大事录中,基督将圣神的降临描述为“圣神的洗礼”,并同样许给门徒们充满圣神的德能,并要求他们带着圣神的德能为他作证(宗:一8)。可是,今天的我们,既领了圣洗又领了坚振,为什么竟没有一种来自圣神的能力?难道耶稣的许诺落空了吗?如果我们凭着客观的态度,去亲身体验一下神恩复兴运动中圣神的运作,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圣神所赐的大能是多么地激动人心。借着这种能力的体验,我们就再也不会说信仰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再也不会说基督是一个死人,一个空无。驱逐魔鬼、医治心灵、医治身体、看见神视、口说方言等(哥前:十二8~11),这些经验不就是最好的见证吗?

你看看,耶稣在与门徒们分别的时候,为什么偏偏将谈话的主题聚焦在圣神身上?在我们的经验中,分别的时候总是要把最重要的话叮嘱给对方,把最有纪念意义的礼物留给对方。有道是“鸟之将死,其鸣亦哀;人之将死,其言亦善。”如果连生平不怎么样的人都要表达离别的“善言”,更何况基督呢?如果一般人都知道留下珍贵的纪念,更何况基督呢?他岂不要将更好的叮嘱给我们,留给我们吗?基督谈论着圣神,关注着圣神,留下了圣神。圣神为教会而言是多么大的恩赐呢?不言而喻。

我们必须向圣神开放,接纳他在教会内运作的各种途径与方式,不要给圣神的运作设置障碍,要让这活水在教会内自由地流淌。相信借着他的德能,将翻起千层浪花,点缀着他的宫殿,沐浴着基督的新娘,流向那万古长存的圣父之海洋。

已有0人赞赏